新闻中心

产品中心

联系我们

 大连恒美景观园艺有限公司 


联系人:厉先生

电话:0411-86693913 

手机:13500755096

    13352215022

传  真:0411-86468969
地  址: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

邮  编:116033
邮  箱:13500755096@163.com

网  址:www.dlhuamu.cn


大连园林绿化在节约水资源方面有哪些创新方法?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 >> 新闻资讯 >> 行业新闻

大连园林绿化在节约水资源方面有哪些创新方法?

发布日期:2025-05-13 00:00 来源:http://www.dlhuamu.cn 点击:

大连园林绿化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可通过技术创新、植物选择和系统设计实现高效利用,以下是具体方法及应用场景:

一、海绵城市技术的集成应用

雨水收集与循环系统

在绿地中设置雨水花园、生态草沟等下渗设施,通过多层级过滤(如砾石层、种植土层)净化地表径流,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后用于灌溉、景观补水或冲厕。例如,在公园主路两侧设置下凹式绿地,雨季可滞留雨水并减少市政管网压力。

结合蓄水池或雨水罐(如埋地式PP模块蓄水池)存储降水,搭配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度水源,干旱期通过滴灌或喷灌系统回用于植物养护。

透水铺装体系

采用透水混凝土、生态砂基砖或镂空植草砖铺设园路与广场,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,减少人工灌溉需求。例如,停车场采用植草砖铺装,既满足停车功能又能涵养水源。

在硬质铺装下方设置盲管或渗透管,引导雨水向植物根系区域渗透,避免径流浪费(如树池周边铺设透水材料并连接地下导水系统)。

二、智能灌溉技术革新

精准灌溉系统

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、气象站(监测温度、湿度、风速),通过物联网(IoT)技术实时数据联动,自动调整灌溉时间与水量。例如,当传感器检测到土壤含水率高于阈值时,系统自动暂停灌溉,避免过度浇水。

分区灌溉控制:根据植物需水特性划分灌溉区域(如耐旱的景天科植物区、喜湿的水生植物区),不同区域配置独立电磁阀与喷头,实现“按需供水”。

高效灌溉方式升级

用滴灌或涌泉灌替代传统漫灌:滴灌通过毛管直接将水输送至植物根部(水分利用率达90%以上),适用于灌木、地被及行道树;涌泉灌以小范围涌泉形式供水,适合地形平坦的草坪区域,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水土流失。

雾森系统结合景观需求:在休憩区或花境区域设置高压雾化喷头,利用水雾降温增湿,同时减少叶面蒸腾损耗(如夏季清晨启动雾森,为耐阴植物营造湿润小环境)。

三、耐旱植物与群落结构优化

低耗水植物筛选与应用

优先选用耐旱品种,如北方地区种植八宝景天、萱草、马蔺,南方推广蟛蜞菊、鸢尾、狼尾草等,这些植物根系发达、叶片角质层厚,可减少水分蒸发。

引入适生的外来节水植物,如澳大利亚的桉树(需谨慎评估生态风险)、美国的紫花苜蓿(兼具固氮与耐旱特性),或本地野生植物驯化品种(如野生地被草种)。

多层级植物群落构建

通过“高大乔木遮阴+中层灌木固水+地被植物覆盖”的立体结构,减少土壤裸露面积。例如,上层种植悬铃木、国槐等落叶乔木,夏季遮阴降低地表温度,冬季落叶增加光照促进地被生长;下层搭配蛇莓、连钱草等匍匐类地被,形成天然“保水毯”。

采用混播技术优化草坪结构,如将耐旱的野牛草与耐践踏的结缕草按比例混播,减少纯草坪的灌溉频率(传统冷季型草坪需水量是混播草坪的2-3倍)。

四、土壤改良与保水技术

保水基质改良

在种植土中添加腐殖质、椰糠、保水剂(高分子聚合物)等材料,提升土壤持水能力。例如,屋顶绿化因土层薄易干旱,可混合30%腐叶土与保水剂,使土壤含水率提高20%-30%。

采用“深根施肥+浅层保水”策略:乔木种植时深挖树穴并填充透水性基质(如粗沙+有机肥),促进根系下扎吸收深层水分;地被植物层覆盖树皮、秸秆等有机覆盖物(厚度5-10cm),减少表层水分蒸发(可降低蒸发量30%-50%)。

微生物辅助节水

接种菌根真菌或益生菌,增强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。例如,与松科植物共生的菌根可扩大根系吸收面积,使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仍能获取水分,减少灌溉需求。

五、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管理

中水回用技术

将城市生活污水(如洗浴水、洗衣水)经处理后(达到GB/T18920-2020标准)用于绿地灌溉。例如,小区绿地接入市政中水管网,或自建小型污水处理站,实现“污水-处理-灌溉”闭环。

景观水体循环利用:人工湖、喷泉等水体设置过滤系统(如生物膜法、紫外线消毒),定期将水体导入绿地灌溉系统,避免长期滞留导致水质恶化与蒸发浪费。

动态水管理策略

制定季节性灌溉计划:雨季减少或停止灌溉,旱季根据植物物候期调整水量(如乔木新叶萌发期需水量大,花期适当控水防止落花)。

推广“夜间灌溉”模式:避开高温时段(10:00-16:00),选择清晨或傍晚浇水,减少蒸发损耗(据测算,夜间灌溉比白天节水约20%)。

六、生态水景的节水设计

模拟自然水文过程

设计“旱溪-雨水塘”联动系统:平时为裸露的卵石景观旱溪,雨季通过地表径流汇聚成临时水塘,水体下渗后滋养周边植物,减少常规水景的补水量(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生态旱溪系统)。

用旱生植物替代部分水生植物:在水景边缘种植芦苇、千屈菜等挺水植物,其根系可吸收水体渗透水,减少人工补水频率,同时营造“水陆过渡”的自然景观。

水景结构优化

减少大面积深水区,增加浅滩、湿地等低蒸发区域(水面蒸发量与面积成正比)。例如,将规则式水池改造为曲折岸线的浅池,搭配浮岛植物(如睡莲、凤眼莲)遮挡部分水面,降低蒸发强度。

七、公众参与与节水教育

互动式节水设施

在公园设置雨水收集展示装置,如透明雨水罐标注水量变化,引导游客直观感受水资源循环;社区绿地设置手动灌溉体验区,通过“扫码答题-获取灌溉权限”等方式增强节水意识。

科普标识与引导

在绿地显著位置设置耐旱植物科普牌,标注品种名称、需水量及节水特性;在灌溉设备旁张贴“智能节水灌溉中”等提示语,避免人为误操作导致水资源浪费。

关键理念:节水型园林绿化需从“被动补水”转向“主动蓄用”,通过技术创新、植物优选与系统整合,构建“自然积存-自然渗透-自然净化”的水资源循环体系,在保障景观效果的同时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成本的平衡。


大连园林绿化

相关标签:大连园林绿化

在线客服
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

分享
欢迎给我们留言
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名
联系人
电话
座机/手机号码